高校人脸识别防逃课 “管理本位”还是“教育本
▲南京高校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翘课 发呆 玩手机都能识别。
据媒体报道,南京某大学在部分试点教室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日常考勤和课堂纪律管理。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这引发不小的关注。
这套系统并不新鲜,有些地方叫“智慧课堂管理系统”,而有些地方则有一个更文艺的名字,叫“课堂呵护系统”。但从此前的报道看,安装这种系统的,多是中小学教室,大学里还不多见。该高校的试点,可能走在了前列,所以一经报道就颇受关注。
面对质疑,该校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回应:“为了(敦促)你学习,你还抱怨,请问你还是学生吗?”还表示,该校之前已向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咨询,由于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
该观点在高校管理者中颇具代表性。我有一次参加某校的信息化工作会议,有信息化专家在会上兜售这种管理系统时,我注意到会场上反应明显分成两类,在座的教授多半不以为然;而管理干部大都难掩兴奋,好几位都力主学校尽早实现这套系统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
会场上两类群体明显不同的反应,我觉得颇堪玩味,在当下的环境里,高校从事学生管理的干部压力大、任务重,他们多半已经形成“管理本位”思维,力求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约束,保证不出事、自己不担责。
他们自然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的管理措施情有独钟。但长此以往,管理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成为目的,而管理本应该服务的目标——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学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复杂多样的需求,则可能异化为一堆冷冰冰的数据。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对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充满了期待,但对教室里安装这样的管理系统,我充满了疑惑。我觉得这样的“智慧课堂”缺少智慧,这样的“呵护”有违教学规律。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都以学生人格尊严得到充分尊重为前提,在相对开放活跃的环境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上学期上课时,我曾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有一位同学回顾了自己在某“超级中学”度过的三年高中经历,他说:“不到真实环境中体验,你永远不知道那种处在层层监控之下的痛苦。”这位同学还说,他虽然最终考上985大学,但仍觉得高中生活不堪回首,对缺乏自在感的高中生活迄今仍感不适。
可能有人会说,不管怎么说,严格监控的管理方式成功促使他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学生高考成绩不能作为评价教育的唯一标准,因为这种成功的背后,很可能以牺牲学生的创造性为代价。
至于校方“不会侵犯隐私”的说法,恐怕也不无可议之处。管理系统的数据如果只用于教师和管理人员掌握学生动态,或许并不侵犯隐私。但系统把学生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纪录在案,会无形中增加学生个人相关信息泄漏的风险。
值得一说的是,教室固然属于公开场所,但毕竟有别于街道、广场,教学楼走廊、教室门口安装摄像头或许有助于安全,但室内纪录一举一动的摄像头是否合理,本身值得商讨。
大学生大多已成年,时刻被监控势必引起不适,我建议主张在教室安装这种系统的学校管理部门反躬自省:给办公室安装这样的管理系统,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严密的监控之下,自己是不是愿意在其中工作?做一下这样的换位思考,可能会增加我们一项决策的合理性。
实习编辑:吴振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