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红:用爱托起聋儿的明天
眼神温和、目光真诚的陈艳红因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举手投足都令人感到很亲切,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全国已经有300万儿童接受过耳聋基因筛查。利用耳聋基因筛查,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好残疾人也成为了陈艳红的下一个人生目标。
陈艳红大学时期学习的是历史专业,毕业后她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找到了一份“铁饭碗”。也许这是一份让人人都羡慕的工作,但陈艳红心里总觉得差点儿什么。“那个时候其实我就一直坚持在参加公益活动,能帮助到有需求的人总觉得很欣慰,通过做公益心里获得的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每每提到自己参加过的公益活动,陈艳红总是难掩自己的激动之情。
通过多次参加公益活动,陈艳红与许多残疾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通过他们结识了20多个城市的残联主席,并开启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2014年陈艳红进入位于亦庄的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公司,至今已工作6年。她从一开始的人力资源总监逐渐成为项目负责人,一步步见证着公司的成长。“现如今,全国已经有300万儿童接受过我们的耳聋基因筛查。”说起这些,陈艳红坦诚这份工作让她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和被人认可的自豪感。而如何利用耳聋基因筛查,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好残疾人也成为了陈艳红的下一个目标。
每天早上不到8点,陈艳红的身影就出现在公司,寂静的办公室,只有她的身影在案前忙碌。在陈艳红电脑的相册里,满满都是她当时在全国各地助残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特别的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中的陈艳红边笑着边半蹲着,一个孩子正用黝黑的小手抚摸她的脸颊,“当时在西藏的时候给病患儿童做基因筛查,这是筛查后,他在向我表达感谢”。提到这里,陈艳红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用手摸了摸电脑中孩子的脸。
陈艳红认为,很多孩子耳聋都和基因有关联。越是偏远的地区,越需要高科技手段来帮助他们。所以陈艳红多次参与到偏远地区的基因筛查中。
陈艳红告诉北青报记者,刚到西藏的时候,由于高海拔和温度差异,将近7天没有得到有效的休息。“高原反应真的很严重,整个人都是肿起来的,回家整个人瘦了7斤。”但通过这件事情也让陈艳红感受到了西藏的一丝温暖,虽然助残的小朋友们听不见,但当时的每一个细节都让她记忆犹新。
“虽然当时戴着氧气管,但一见到这些孩子,就觉得所有烦恼都没了。”陈艳红说,提到西藏的那段回忆,脑子里还在浮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给他们服务,所以打心眼里是高兴的”。
陈艳红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儿子,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工作,只要时间条件允许,陈艳红都会带着儿子一起投身公益。直到现在,陈艳红已经走遍了全国11个偏远地区,儿子的态度也逐渐从刚开始的不理解转变为对她工作的支持,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大的动力。
在陈艳红的微信朋友圈中,有一群“特殊”的朋友,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听觉,但在陈艳红眼里,他们都是“正常”的。每次在外进行基因筛查结束后,陈艳红都会尽自己所能与大家展开交流,不会手语的她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发微信、写字的方式,慢慢与大家拉近了距离,现在很多人都成为了她的知心朋友。“可能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对他们都要认真地去解答,不能放弃和他们的交流。”陈艳红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大程度上会顾及他们的感受。
陈艳红说,从业至今有一对来自廊坊的聋哑夫妇让她印象深刻。这对夫妻的第一个孩子先天失聪,他们很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因为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他们又看见了一丝曙光,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并不能100%的保证胎儿是完全健康的。“这期间他们多次联系我,我又很了解他们的状况,所以一直都在和他们沟通。”长期的交流也渐渐让陈艳红和他们的关系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现在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这种转变让陈艳红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她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这对夫妻的心病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采访的最后,陈艳红说中午要去公司总部大楼开会,还要准备下一个地区耳聋基因筛查的项目文案。也许就是这样的拼劲儿让她成为大家眼里的女英雄和巾帼标兵。对于未来,陈艳红表示,希望通过她的努力,可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让公司的产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让企业发展和社会公益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