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队”亮相“风暴”回归 天津航母公园五一升级
2017-12-01 08:42 来源: 教育微说 教师 /英国 原标题:教育发展为世界贡献更多智慧 正因为中华民族这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不断吸收外来知识和理念,使得中国教师熟知国外各种流派的教育理论,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作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2014年至今的4年内共完成了547人次的中英两国教师互派交流。中英数学教师的两地互访和交流,向西方社会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成果,同时也弘扬了中国文化的时代魅力。或许,以下的一幕幕场景更具有说服力。 虽然中英数学交流项目的实施时间处在冬季,但无论是在英国的都市还是乡村,都因为中国教师的到来而沸腾。中国教师在英国学校的每一天,都会吸引许多英国教师赶到那里。不少英国教师甚至冒着严寒驱车几个小时,从其他城市赶到中国教师所在的学校。 英国北部的一所学校还悬挂了这样的宣传语:“如果你不多问几个问题,那你就失去了一辈子与中国教师交流的机会。”在课堂展示的日子里,几乎有上百名英国教师观摩中国教师的教学。教室容不下了,换成大厅,大厅容不下了,就到学校的学生餐厅。规模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原本十分排斥公开上课的英国教师,一改原本的传统和观念,称赞中国的公开课和教研活动。 一位英国教师在研讨会上诚恳地说:“我以为教师上课是不应该被人评头论足的,但我发现中国教师在相互听课后,会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就这样,英国教师爱上了中国式的教研活动。不仅学校如此,从英国主流媒体到当地各大报纸,都竞相报道中国教师在英国的交流情况。有的中国教师还受邀到当地的电视台,有的还成为当地市长的嘉宾,与市长共进晚餐。 而英国的学生们也感受了中国数学课堂的魅力。原本要靠掰手指头做加减法的他们,在几节课之后,完全可以心算了。他们也能 像中国的儿童一样熟记乘法口诀。临别之际,他们对中国的老师说:“您是最好的老师!” 2016年,英国教育部宣布在未来4年将投入4100万英镑,在近8000所英国学校推广中国数学教育的经验。英国还先后引进中国的数学教辅资料和小学数学教材。英国政府和社会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中国数学教师在英国交流引起的热烈反响,充分展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创新成果,增强了我们自身对我国当前教育应有的自信。 我们应当自信,中国哲学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为我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立足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正因为中华民族这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宏大气魄,不断吸收外来知识和理念,使得中国教师熟知国外各种流派的教育理论,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我们应当自信,统一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基础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一贯坚持统一编写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并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开发和编写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导,在客观上保证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之间教学的相对一致性。同时,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免费的教科书和练习册,保证了学生能在学校内外拥有自由阅读和巩固学习的机会。 我们应当自信,课程改革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是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求发展。一方面,从传统重视“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到重视“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再从“四基”走向探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不断更新、补充、前行的连贯过程。只有在这样连贯的改革进程中,才能保证教师紧跟改革的步伐,适应改革的要求,贯彻和落实改革的措施。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改革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教育需要改革,长期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势必会落后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然而,频繁不断的变革,只会使学生和教师晕头转向、无所适从、迷失方向。 我们应当自信,教师的专业化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中国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的深刻理解,保证他们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中国数学教师在学校主要教数学课程,这保证了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在英国,小学教师是全科教师,中学数学教师往往要跨不同的年级教不同的内容,繁杂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暇思考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应当自信,师生互动的整班教学是保证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的教学强调在课堂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通过提问、演示、引导和反馈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这种师生整班互动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整班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个别发展。 我们应当自信,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经验可以为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们能够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以及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均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来源: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张秒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