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致患者死亡? 家属状告云南某医院索赔23万_0
2017-11-28 07:35 来源:智见 教师 原标题:顾明远对话苏霍姆林斯卡娅: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还要提把心灵献给孩子 看点:顾明远,相信很多关注教育的朋友都非常熟悉,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那么苏霍姆林斯卡娅是谁?相信你一定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卡娅女士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教科院院士。当两位教育大咖相遇,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的2017年明远教育论坛期间,顾明远先生与苏霍姆林斯卡娅进行了一场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高端对话。教育的心灵是什么?怎么把心灵献给孩子?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把心灵献给孩子有什么新的时代意义?两位教育家的对话就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 1 教育的对象是孩子而不仅是学生,孩子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是中国很多教师熟知的一位乌克兰教育家,他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帕夫雷什中学》都是被很多老师奉为圭臬的教育经典着作。 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最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作品还是要数《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作者一生的写照。这本书之所以能打动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就是因为他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叫“心灵”,而顾明远与苏霍姆林斯卡娅的对话也是从这本书开始,从“心灵”开始。 (图为苏霍姆林斯基和孩子们在一起) 苏霍姆林斯卡娅首先回忆了父亲创作《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过程,“据我所知,苏霍姆林斯基在写这本书之前酝酿了很长时间,他也写了很长时间。这本书不仅反映了教育过程本身,还包括了教育学的全部内容。” 卡娅女士介绍,苏霍姆林斯基很不喜欢上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的教育学以及教育人对孩子的态度,特别反感那时的教科书总是说我们的“学生”,而不是我们的“孩子”,因为孩子不仅仅是学生,孩子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因此他就写下了这本书表达他对教育、对孩子的理解,这本书包括了情感发展、身体发展、智力发展、劳动教育等等内容。 卡娅女士的介绍也将顾明远先生的记忆拉回到留学苏联的时光,在1951年至1956年之间,顾明远先生正在苏联留学。 “当时盛行的凯洛夫教育学强调教师的尊严,很少谈到孩子。回来之后,我就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和赞科夫的文章。《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的俄文版是在1980年出版的,当时我担任北师大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我在1981年翻译了这本书,随后我又看到了《要相信孩子》,这两本书我看了以后非常震惊,也非常感动,我们以前总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要怎么爱?就是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顾明远先生说。 《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讲的是1951年,苏霍姆林斯基招收了31个孩子办了一所快乐学校的故事。这些孩子是二战后期出生的,很多都是来自于不完整的家庭,年龄差不多6岁左右。这个学校相当于学前班,苏霍姆林斯基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快乐的生活,所以取名为快乐学校。 在学校里,苏霍姆林斯基不是简简单单把知识教给孩子,而是带领孩子认识世界到走向世界,特别是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培养完整的心灵。 “当时还有一本书叫《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也参与了部分翻译,给我的影响也很大。我当时写过一篇文章,主题是孩子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要充分认识孩子的主体地位,看了这本书后更加坚定了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关心孩子,要把心灵献给孩子,也要培养孩子完整的心灵。”顾明远介绍。 在苏霍姆林斯卡娅看来,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深深的影响着中国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有一颗完整的心灵,但是我认为他有一部分心灵留在了中国,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家。 2 教师的“心灵”体现在细微处,立德树人要关注孩子精神世界 卡娅女士介绍,《把心灵献给孩子》俄文版的标题应该是《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中文版把“我”隐去了,在她看来这个“我”应该代表所有教育者、所有老师。 根据她回忆,父亲在他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学校有大纲,有课程,有制度,有带着知识到学校教学的老师们,但还有一个东西——这就是教师的心灵,一个活的人的心灵。这个心灵就是像每一个父亲、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每走一步的理解、每一次神态变化的关注。” “我认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心灵的一种特别人性化的描述,我自己找不出比这种诠释更贴切的对教师心灵的解释。”卡娅女士坦言。 顾明远对书中“心灵”也有他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主要讲的就是精神世界。 “这本书里面很多都是讲培养孩子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提倡和谐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重视人的精神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有价值,正是这个原因。”顾明远讲道。 我们现在讲“立德树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精神世界。脑科学研究指出,人的记忆是没有关键期的,在4、5岁的时候,我们对一些细节会记不住,但越到后面,记忆水平会一直发展,直到45岁。但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甚至早在0-2岁,人的情感就开始发展了。 所以父母要不断跟孩子交流,包括语言、情感的交流,培养孩子开朗、自信的性格。立德树人强调的不仅是道德品质,更是整个心灵,整个精神世界。 3 教育要“看见”人,看见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点,看见孩子的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即便是面对30人左右的班级,对于广大校长和一线教师来说也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在办学过程和课堂教学中,要怎么做才能把一颗完整的心灵献给孩子? 卡娅女士强调,把心灵献给孩子的过程中,“看到”孩子是一种理解,“看见”孩子、正视孩子又是一种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但是看见孩子却不那么容易,因为看见孩子包括看见孩子内心的东西。对老师来说,我们应该要看见不同的孩子,看见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点。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了解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甚至当时的情绪状态,在提问或给他们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在他们察觉不到的时候体现出区别。不能用同样的问题去问所有的孩子,并要求同样的答案。 教师要关注孩子们自身能力的提升,要帮助孩子跟过去的自己比较,而不是横向的跟其他人比较。对于那些反应比较慢的孩子,如果他回答对了应该要给他表扬,如果回答得不完美也应该给他表扬,因为这个表扬比他的回答更重要,要让他看到自己比之前的进步。 卡娅女士还引用书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小男孩上课的时候没有精神,一定是没睡好,但是没有睡好背后一定有原因,这个时候考试不要去打搅他,而是要积极的了解背后的原因。 关于如何在在课堂能够真正关心到每个孩子的问题,顾明远认为老师往往看到的是一些表面现象,但还要看到背后的原因。 “师生关系其实非常微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能体现出他对孩子的态度。老师应该关心每个孩子的表现,看到孩子的变化。苏霍姆林斯基在书里说 ,在头半年时间里不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给孩子第一次打分的时候,不打不及格。正是这些微妙的地方,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顾明远先生直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老师关心孩子不充分,往往只关心聪明的孩子。“比如我在一节课上看到一个老师对同一个学生提问了8次,对有的学生却视而不见,我觉得这样的课很不成功。当然因为大班额的缘故老师照顾不过来,这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老师确实要关心每个孩子,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以及背后的原因,看到孩子的变化。” 4 人工智能时代要培养孩子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注重与孩子情感交流 目前,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带来很大的冲击,人多工作在未来将会被替代,甚至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替代老师的工作?那么在信息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 ,重提把心灵献给孩子有什么新的时代意义? 顾明远也承认,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电动机、蒸汽机,包括后来计算机的发明,社会都有几年来适应,但是今天一个新技术出来后,马上用数字化传遍世界,根本没有时间来让我们适应,因此,怎样培养孩子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能力,就是我们教育需要应对的挑战。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实教学本质就是改变人的思维,培养学生可以适应变化的思维方式,将来就能适应变化的时代。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学生学的知识可能到后来都忘了,但思维的方式是不会忘记的。”顾明远说。“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习得知识的道路上不断提升孩子们的思维品质,这对老师和引导和学生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卡娅女士也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现在的教育更加复杂,这一点在乌克兰也是一样的。 因为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孩子比我们成人可能更快地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孩子教老师、教父母了,这种变化自然就影响到了孩子与老师互动以及教与学的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以及其他教育者也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强调,在孩子们刚学会学习和思考、思维刚起步的时候,父母应该注意把非技术操作层面的东西、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东西、德行的东西尽早输入给孩子。一些可以迅速习得的能力可以称为短时或者瞬时记忆之下的技能,而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非技术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东西。” 卡娅女士介绍,在新的时代,教育者要注意要跟孩子交流,尤其是情感上和精神层面的交流;父母更要尽早,可以从两三岁起就注 意有目的对孩子的情感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因为这些是会留在长时记忆之中的。 把心灵献给孩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但是在现实中也会遭遇各种无奈与挫折。苏霍姆林斯基当年在回答一位教师来信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把心灵献给孩子,那把什么留给自己呢? “我的理解是,把心灵献给孩子的同时,我们不该留有铁石心肠和怨恨的心理,我们自己也会剩下一个非常完整的、善良的、满足的心灵。”她坦言,自己并没有现成的方法告诉每一位老师如何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孩子,她认为,教育是一种职业素养,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像参考书一样的东西指引老师按照步骤向前走,教师职业的本质就是思考与探索,这需要老师自己去领会,自己去创造。 苏霍姆林斯卡娅寄语所有的中国教师“请大家热爱自己的职业,请不要认为这是牺牲。” 5 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了成人后的生活 中国教育正在悄然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那么乌克兰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变化呢?卡娅女士介绍,乌克兰的教育改革也正在进行着。乌克兰教育改革的有一个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怎么样唤醒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这实际上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而对于孩子思维的唤醒,在苏霍姆林斯基在自己的这个年代,他写了很多的小故事,用这样的方式去来启迪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尽管是一些非常小的小故事,但是父亲在这里边是注入或者隐藏着深刻的教育问题。这些故事里边实际上有很多道德教育的内容,够调动孩子去思考一些问题。” 通过阅读小故事发现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唤醒孩子思考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实际上有一种儿童哲学的味道。例如对于残障儿童,如何让能够在普通学校里学习和发展?苏霍明斯基认为残障的孩子有权利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不应当用特殊的专门的学校把这些孩子放在高墙之内。 对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题,顾明远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很老古老的话题,但现在谈论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如何爱孩子?“现在有些家长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幸福,其实孩子们如果没有童年的快乐生活,就没有将来的幸福。童年的时候没有建立起精神世界,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这是古老的话题,也是常青的话题。”顾明远先生强调。 最后,用《把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孩子们啊!五年来,我拉着你们的手一步步向前走,我把整个心都献给了你们,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候,而每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尽快来到你们的身边,你们的欢声笑语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你们的张张笑脸使我的精神重新焕发,你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激发我去思考……”。 这段话使我想起了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的话: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只会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编辑:王学涛/本网教育·智见 本网教育·智见独家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智见介绍: 本网教育原创账号,给家长和老师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孩子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 责任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