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3省局地遭受洪涝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9.9亿元
江苏一所公办学校的家长们要求老师给孩子补课,为了不给老师惹麻烦,家长们商量好,由家委会负责找场地、组织收费,然后将补课费“捐赠”给老师个人。然而纸包不住火,被举报发现后,涉事老师和学校面临处罚。
这一出“好戏”令人啼笑皆非,又五味杂陈。一方面,多年来教育部门在认真反思应试教育的弊端,并频频出台政策帮助学生“减负”;另一方面,在真刀真枪的减负政策出台后,我们忽然发现,原来减负最大的阻力既不是学校也不是老师,而是家长。
类似的新闻其实不少。有的是三点半后家长组织补课,每逢寒暑假有些家长也组织补课。担心孩子不想补,家长们就负责做各自孩子的思想工作;担心有关部门可能要突击检查,家委会就组织家长在楼梯口“巡逻”。所以,举报补课也常常斗不过家委会这个“神奇的存在”。
但是,家长们是吃饱了撑的吗?当然不是。近年来,教育部门大力推动校内减负,严格规定学生的作业量,限制学生在校时间,减少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等。但是,“减负”减的是过程和手段,而以考试为主的教育评价模式却没有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同一赛道上竞争的学生们为了最先冲向终点,自然要在考试上拼尽全力。
在公办学校,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减负的各项政策执行得更为彻底,家长更担忧孩子在校内“吃不饱”。反正都要补,与其到培训机构补,不如学校集体补了,又省钱又靠谱。于是,家长偷偷“组团”补课就成了公办学校一种特殊生态。
但是,孩子的一生并不是一场赛跑,整个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也不会永远以分数为标准。所谓的教育,除了学习课堂知识以外,还有很多维度,比如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比如发现自己独特的禀赋并深入挖掘,比如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共赢……而这些,都不能仅仅靠课堂的灌输,更不能从拼命补课中学到。
面对孩子们沉重的课业负担,想必家长们也非常心疼,这也是前几年社会舆论大力呼吁给孩子减负的重要原因。谁都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考试机器”,但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一起营造。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努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和家长,但家长却恋恋不舍地不愿跟书山题海告别,仍然把孩子的未来押在补课上。如此,我们的教学模式如何才能进步呢?
当然,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也应该正视家长们“组团”补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从中看到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
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焦虑无可厚非,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更是可以理解。要从源头上根除课外班盛行的“顽疾”,还需要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平衡不同地区的办学差距,探索符合国情的教育模式和招考体制。而这一切绝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仅仅靠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家长、学校等多个方面配合发力,才能推动我们的教育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