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忆旗袍摄影图片征集大赛今日正式开启报名-中新网
2017-12-05 23:00 来源:张恒亮明略学业规划 经济学 /就业 /高考志愿 原标题:学业规划:劳动经济学的新成员 摘要:传统的就业理论,要么是侧重于宏观分析,为解决失业问题向政府提出适当的经济政策;要么是在微观方面侧重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工会垄断、劳动力交易成本等劳动力交换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另一个视角——个人或家庭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从劳动力生成的重要阶段:个人求学过程的学业选择与管理问题深入研究,提出了学业规划理论。本文认为,以往的就业理论,更多的侧重于劳动力的交换环节,而要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生产和使用效率,对其生产环节(即求学阶段)的研究至关重要。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学业规划人才市场 作者信息:张恒亮,我国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研究专家,学业规划理论的创立者。成都明略学业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 一 学业规划的起源 2003年,一篇大学生就业版的《多收了三五斗》在网上流传,读来甚是心酸。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时成了社会热点。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大面积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当时的主流意见是,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学生在大城市、好单位找不到工作,可以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于是,后来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大学生西部就业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等。 但学业规划的提出者张恒亮先生不这么认为,他看到了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经济问题。即大学生通过十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前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个人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如果在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时,只是让他们降低期望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这怎么说也不符合经济原则。那么大学生作为高级人才、天之骄子,为什么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呢?张恒亮对此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时都困难,还是有大量的大学专业出现了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可见,人才的供求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从需求方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当然是促使产业升级,提供更多适合于大学生就业的岗位。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并且绝非朝夕之功。接着,张恒亮又从人才的供应方大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找不到合适工作,一个方面是所选专业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能力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个是没选好,一个是没学好。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张恒亮到四川省的大学生、中学生以及老师、家长中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研。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家长乃至中学老师在对待升学选择专业问题上,考虑最多的是我这个分数能上什么学校,但对于专业的选择,大学学习的质量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基本上不予考虑!至此,张恒亮认为他找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个人根源,也就是学生在升学、求学时,没有考虑专业选择和就业问题。而张恒亮对于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就是:学生在升学求学时,应当认真考虑自己学什么专业、进什么学校以及如何去学才能确保学有所成,优质就业?简单地讲,学业是需要规划的。学业规划由此产生。 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学业规划研究者张恒亮的面前,是什么原因促使学业规划的出现呢?或者说,它的产生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对此,张恒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经研究发现,学业规划产生的时代背景或者体制原因,就在于我国升学就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在1994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计划经济下的升学就业体制,但1994以后,高校招生并轨,大学生统一实行自费上学、自主择业。国家把选择职业、学业的权利和责任都充分地下放给了学生个人。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体制环境就要求学生注意对大学、专业的选择,以确保自己学有所成,毕业后顺利就业。但由于当年的大学招生少,大学生就业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所以,人们感受不到因为大学专业选错而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加上传统观念的惯性,大家都还是按照原来的做法,提高成绩,上好大学,然后毕业后找好工作。说实在的,要不是90年代末高等教育领域出台的一项重大政策,或许人们还会在这不知不觉中度过很多年。这项重大政策是什么呢?它就是充满争议的高校扩招,一方面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大学学费。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矛盾和问题的提前爆发。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其招生规模比1998年增加了50%左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59万人。而后的2000年,为180万,2001年,260万,2002,320万……以至于全国高校在校人数很快就突破了1000万人。但到了2003年,问题爆发了!1999年扩招后的大学生要面临找工作了,就业岗位在哪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 此爆发!于是,学业规划研究的迫切性立即凸显出来了。因此,我们说,学业规划是升学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2003年11月,张恒亮在四川省《招生考试报》发表评论《闯荡未来、谋业在先》,首次提出了学业规划的概念。2004年,张恒亮出版了关于学业规划的第一部专着《筹划未来——学业规划》,该成果于2005年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一等奖。 二 学业规划的概念、要素及发展现状 学业规划提出来以后,首先有一个对学业规划的概念进行准确定义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学业规划,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它里面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等等。对此,张恒亮把学业规划的定义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或者最简单的看法,就是规划学业,或者对学业的规划。当然,如果只是说学业规划就是规划学业或者对学业的规划,就过于空泛和不准确。那么学业规划的准确定义应当是什么呢?这就是学业规划概念的第二个层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了提高求学者的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学业规划提出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找到适合的工作只是学业规划的一个基本目标,但学业规划还可以做得更好,就是不仅能帮助学生学有所成,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且能以最小的投入或代价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获得好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教育投入,比如学生的时间、精力,家长们投入的资金等等。我们要做的呢?就是通过学业规划,实现以花费最小的投入(比如时间、精力和资金),找到最合适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投入少、收益大。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学业规划的价值。而这投入小,收益大的另一种提法就是效率高,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因此呢,我们给学业规划下的一个准确的定义就是为了提高求学者的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通过第二个层次定义,我们知道了学业规划是筹划和安排这么一个过程,那么这具体是怎样一个过程呢?这就是学业规划第三个层次的定义,也可以说是确定了学业规划最完整的概念。学业规划,是指在求学者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以后,也就是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上(一般为初中毕业),通过对求学者的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未来社会需求的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确定其人生阶段性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专业和学校),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资金等)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等问题,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时间、精力和资金)通过学习成长为满足阶段性职业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业规划。 根据学业规划的概念,张恒亮提出了学业规划的四大要素:首先是规划的主体,即谁来规划,一般指求学者个人。第二个是规划的客体,规划什么呢?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为什么学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称为学业路线,即学生通过怎样的学业路线达成自身的阶段性职业目标?第三个是规划的过程,或者规划的内容,学业规划是通过求(升)学决策与学业管理来实现和完成的。求(升)学决策与学业管理是学业规划的具体化与日常化,是学业规划的核心要素。求(升)学决策是指求学者(中学毕业生)在求(升)学时对下一阶段学习专业、学校与学习方式的选择,而学业管理则是通过学生对自己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计划与安排,通过品德修养、智力开发、身体锻炼及其他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以确保其完成学业后,成长为适应社会经济(人才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进而顺利实现自己的阶段性职业或事业目标。 根据学业规划的定义,我们来看求学者的哪些行为都属于学业规划的范畴。学业规划包括了求学决策和学业管理两个方面。求学决策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初中毕业的中考志愿决策、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文理分科,新高考选科设计等)、高考志愿决策,另外还有中职类学生的学业规划、大学生学业规划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业规划。学业管理包括哪些内容呢?它包括了中小学学业管理、普通高中学业管理、中职类学生学业管理、大学生学业管理以及终身学习学业管理,等等。 在明确了学业规划的概念和要素后,学业规划研究者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规划”这一核心问题上。从2005年起,张恒亮的研究重点从学业规划理论转向了学业规划的具体问题,他选择了最具现实意义的高考志愿填报问题。通过研究,张恒亮发现,由于升学就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高考志愿对于学生个人的影响已经从过去的事务性工作转变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他鲜明地提出了高考志愿决策这一概念。并对传统的根据分数选学校、专业的理念进行了彻底否定,大破大立,提出了瞄准就业填志愿的全新理念,并于2009年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瞄准就业填志愿》公开出版。张恒亮认为,从学业规划的角度看,大学、专业相当于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项目,学生在升学时,一定要认真思考自己在其中的哪个学校、专业就读才能确保自己学有所成、毕业后实现优质就业?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业规划。为了帮助高中学生正确认识高校、专业这样的投资项目,即我选了这个学校、专业,它是学什么的?出来后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其就业前景如何?未来发展中有什么样的风险?如何进行学业规划等等问题,张恒亮研究并出版了《中国大学专业详解》(后来改版为《大学专业分析》)。而同时期的2006年,陕西理工学院社科部的李强、刘晓文在2006年第7期的《教书育人·学术理论》上发表了《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指出学业规划是职业规划在大学阶段的体现。2008年,四川教育学院的唐瓷、高晓玲老师在《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上发表了《有效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途径》,从高教管理者的角度提出推动学业规划教育的意见和建议。2013年,烟台大学于秀国、徐世艾两位学者出版了专着《目标牵引式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探索与实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就烟台大学开展学业规划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理论总结。2013年,张恒亮将自己的长期从事的学业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写作并出版了《学业规划原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至此,标志着张恒亮的学业规划理论的初步形成。 学业规划在理论研究深入开展的同时,实践领域也硕果累累。本世纪初,我国的四川、北京等地陆续出现了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商业机构,四川省比较有名的指导专家是刘建力、刘泽渝两位老师,北京出现了计桥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指导老师为赵京先生。但当时人们的观念就是根据分数选学校,最好的咨询结果就是帮助学生踩着某校的最低录取线考进大学。这就是所谓的一分也不浪费。2005年,学业规划研究者张恒亮曾接受四川《天府早报》的邀请,为当年的高三学生指导高考志愿填报。此时,张恒亮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应当从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设计高考志愿,而不是仅仅拿着分数选学校。2007年,张恒亮进入高考志愿咨询机构从事具体的志愿填报指导,直到现在成立了成都明略学业规划研究院。十多年来,张恒亮指导了数万名学子科学决策高考志愿,绝大多数实现了学有所成、优质就业的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张恒亮发现学业规划的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他于2011年曾致信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建议大力发展学业规划事业。该建议后来发表在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调查与决策》杂志(2011年第3期)上。此后,几乎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恒亮都会向大会有关方面提交《发展学业规划产业,标本兼治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业规划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围绕高考志愿和学业规划的相关咨询和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北京的有计桥高考志愿、赢鼎高考报考学、圣达信升学规划,上海的有第一高考网(教育专家熊丙琦领衔)、优志愿、翼生涯,广东的有完美志愿、升学策,成都的有明略学业规划、零点高三、锦宏生涯规划等,如果再加上原来的职业规划、生涯规划等咨询机构,也在加入到指导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这一业务中来,那么国内的类似机构要超过1000家。它们目前的主要业务还是在高考志愿咨询这一关键环节上,咨询收费一般为数千至数万元不等。近年来,由于高校自主招生的推进和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学业规划咨询的业务范围从原来的高考志愿决策领域扩展到高中阶段的个性化学习项目设计、新高考选科决策等,当然,由于高考志愿咨询本身的技术门槛很低,只要上过大学、填过志愿的,都可以进入这一领域。因此该市场目前竞争十分激烈,并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学生及家长并不知道哪一家真正好,所以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渠道之争,谁占领了能够影响学生家长的渠道,谁就发展得好。 除了社会机构的学业规划研究与咨询,帮助学生树立学业规划意识、掌握学业规划能力的重要责任应当由各级各类学校承担,即学校应当普遍地开设学业规划课程,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实现上述目标。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浙江、上海的普通高中绝大多数都开设了学业规划类似课程,当然名称五花八门,有叫学业规划的,有叫中学生涯规划的,也有叫中学生发展指导的,等等。但其核心内容也就是学业规划,就是帮助学生科学选择选考科目,做好学业管理,顺利地实现高考升学和未来的顺利就业。与蓬勃发展的社会研究咨询机构相比,目前,我们国家在中学生的学业规划教育、教学领域还比较落后,绝大多数学校都还没有开设类似课程,存在着师资、教材及知识体系缺乏的严重问题,学业规划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三学业规划的意义、价值及国际比较 学业规划的实施和推行,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生掌握学业规划知识体系,进而科学地规划和管理好自身学业,从而在根本上避免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发生。另外,由于国内中小学的学业规划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基础教育对学业规划老师的需求日益强烈,而目前国内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学业规划行业无论是教学还是咨询,都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工作,非常适合大学生来承担。只要对志愿从事这一行业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知识培训,他们很快就能胜任学业规划老师的工作。这样,我们不仅能避免未来的大学生就业难,还能在现在切实帮助很多大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可以标本兼治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同时,从用人单位来讲,也将能顺利地找到适合于自身岗位需要的人才。降低了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成本,提高了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 学业规划的实施和推行,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因为学业规划主张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就业目标而读书,而非为了高考而读书。因此,学生在求学阶段,除了学好文化课,第二重要的任务是发掘、发现、发扬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潜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成长路线,掌握职业目标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进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不是为了应付高考成为学习机器。至此,应试教育的各种不良现象诸如择校费、学生情商低,身体、心理素质差等等将逐步减少以至消失。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这是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为了个人、家庭和国家梦想而奋斗的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在此过程中,每个人的进步,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学习,也都需要学业规划,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业规划不能少。因此,学业规划也是社会中每一个追求进步、追逐梦想的成员都应当掌握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我们国家目前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还有许多贫困地区需要扶贫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走向小康之路的有力武器,而如果加上学业规划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学生不仅能完成学业,而且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促使个人与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将大大提高教育扶贫的工作实效。 总之,学业规划的推行能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这样就避免了国家、家庭、个人以及用人单位在教育上的投入浪费,提高了发展效率。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了学业规划类似课程,比如学业规划在美国叫做生涯教育,在日本叫进路指导,在英国叫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称为学生生涯规划等。美国是实施生涯教育历史经验丰富的国家,他们的生涯教育于1971年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国上下的重视。1972年,尼克松总统宣称,生涯教育是“由政府创办的一种最有前途的教育事业”。联邦政府不仅大张旗鼓地开展舆论宣传,使生涯教育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给予其财政和法律的保证。这样,生涯教育在美国得到迅速地推广。生涯教育运动得到了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促进了就学和就业率的上升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正如霍伊特所说,“有理由相信生涯教育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的10年里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它的目的。”1984年,“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the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1913-1983)更名为“国家生涯发展协会”(the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为了更好的反映职业教育改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趋势,美国的职业协会要求从1998年起使用“生计和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即CTE这个术语代替“职业技术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新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变化,以及人才竞争趋于白热化状态,生涯教育在美国又掀热潮。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叫生涯教育而叫学业规划呢?因为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业和求学活动所做的计划和安排,相比于上述其他概念学业规划能够更为准确地定义出其主体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另外,学业规划的提出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借鉴西方的生涯规划理论,吸收了现代经济学思想,进而形成了独立的创新性知识体系,我们把它归为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我们把生涯规划理论推进到了学业规划的高度。再者,相比于西方的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理论,学业规划是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而产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源自于中国本土,求解于中国问题。是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新型经济学理论。 四学业规划对劳动经济学的贡献 纵观目前国内外对学业规划类似知识体系的命名,比如生涯教育、进路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等,它们更多是地把这类知识归入教育学、心理学或者社会学领域。生涯规划理论的开创者美国人帕森斯提出的职业指导理论,当初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解决人职匹配的问题。通俗地讲,就是个人就好业、找到合适工作。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研究者把问题进一步扩展,到生涯发展学说,以至后来的生涯教育,其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就大打折扣了。从舒伯开始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到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再到后面的格林豪斯、施恩,虽然提出了人职匹配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对如何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少有观点,而是把更多的论述放在了对人生过程的描述上,以至于确定了每一个人生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最终把职业指导、职业选择理论放大到了生涯规划或者人生规划以至生涯教育这个概念。 这种大包大揽的论述,给人的感觉是包医百病,什么问题都想要解决,结果在最核心问题的解决上进步有限。这也就给许多人的反驳造成口实,比如前几年,中国青年报就曾经刊登过一篇《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看上去很美》,其中就提到着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回忆自己涉足金融和经济学领域时就曾说到,人生往往是由很多偶然事件构成的。无独有偶。美国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也说:“你在未来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准确预测的。实际上,如果你的确遇到了某个长期以来一直忠实地执行自己生涯规划的家伙,那可千万不要在晚餐时同他坐在一块——多么乏味的人啊。”他们的话也许个人经历和体悟的色彩比较浓厚,但毕竟揭示了不确定性和偶然因素在生涯规划中的显着地位和影响。所以,从事实上看,人生或生涯是无法规划的。说到这里,部分生涯规划研究者或实践者就会退后一步,不再说生涯规划,而是变成了生涯教育或人生发展指导,就是教别人如何选择和应对人生的发展问题,这往往就会流于空泛、肤浅和缺乏针对性。 而当年职业指导的提出者帕森斯所研究的核心问题,职业选择及人职匹配问题则由学业规划来继承和发展。学业规划研究者不仅讨论了人职匹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匹配的效率问题,即同样实现人职匹配,但学业规划可以帮助求学者提高自身与合适职业匹配的效率,即帮助求学者(求职者)以最小的个人投入实现优质的初次就业,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业规划,来解决个人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也就是个人的经济自由问题。从而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断地向人生理想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业规划也可以说是关于个人发展的经济学。也就是说,学业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于提高个人的职业或事业发展效率。至于个人获得了职业平台,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扮演怎样的角色,则是个人自由,我们无权也没有必要置喙。因此,学业规划说到根本上是效率之学,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更具体的讲,它属于劳动经济学领域。这是因为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科。它的研究领域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失业、收入分配等。而学业规划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和管理好学业,促使求学者成长为满足具体用人单位要求的合适人才(劳动力),也就是劳动力供给之前的劳动力的生成问题。 根据学业规划理论,学生的求学活动相当于人才的生产过程,学生的求职相当于人才的销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专业教育阶段(大中专院校)处于什么环节呢?它们相当于来料加工型企业。学生家庭或个人把自己送到某所学校、专业就读,学成后,自主地到人才市场求职。而大中专院校就是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的知识提供商。如果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看,学业规划研究者的贡献在于把人职匹配这一研究人才销售领域的问题,扩大到了人才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学的研究只有从交换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才是完整的。 可见,学业规划对于劳动经济学而言,是填补了它在劳动力生产和生成环节上的空白。对于从整体上、根本上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就业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