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活饮用水水源经检测水质状况良好
2017-11-24 10:11 来源:鲸媒体 教师 /师生 /自主招生 原标题:那些让师生趋之若鹜的科技竞赛,竟然藏有不可告人的”猫腻”! “X新大赛我们有很多老师也参赛,但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参赛项目的水平远远低于学生,起码低两个档次。——因为教师是自己做的,学生是专家做的。”参加过大赛的L老师告诉鲸媒体。 类似于X新大赛的全国性科技类竞赛还有很多,有国家级的竞赛、有校内自主举办的、也有一些是公司主办的,除了规格和名气之外,这些比赛还潜藏着一些诱人点:有的比赛是参赛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之后,在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上有优势;有的是在中、高考时可以加分;有的是对申请国外留学有帮助……但总体来说,在国内,X新大赛对学生和家长有着足够强的吸引力。 那么,这些科技竞赛究竟藏着什么猫腻?今天,由内业人士向鲸媒体揭秘这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利益链很诱人,但不是谁想吃就能吃得到 1、什么样的学生能参加X新大赛?评比的标准有哪些? L老师告诉鲸媒体:“小学、初中、高中的在校生及老师都可以参赛,不需要报名费、参赛费等。参赛作品是指一个能独立实现创新功能的作品,相当于产品的样机,能展示、能说明功能及创新点。通常小学组参赛的少,中学会多一点,中学生自理能力强、在组织和管理上也方便一些。 不过,一般的学生的作品达不到参赛的水平,并且经过区、市、省层次筛选,最后能参加到全国赛的项目非常稀少了。以北京市为例,参赛的学生多为高校老师的孩子,奖项基本都被一些名校的学生垄断了,而且评委跟名校也比较熟悉。 但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参赛项目的水平要远远低于学生——因为教师是自己做的,学生是专家做的。有人曾开玩笑说,“创新大赛是‘伪科学’、‘傻瓜的比赛’,光是作品名称估计评委都看不懂,例如有些项目在研究三维石墨烯、微波等离子体,这些远远超过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水平几乎做不出来,只有本科以上水平才可以。” 2、为什么学生的作品会由其他人来做? “因为是自主招生看重的比赛,家长和孩子会特别关注。不过,做一个项目是很费精力的,现在学生都忙着学业,越是名校的学生越‘忙’,一般不会有时间顾及项目。学校会帮助学生‘完成’这些项目,有的会找校内老师完成,有的找校外、高校学生、专家等完成,做完作品后,学生拿着成品参加比赛,最后得奖的是学生,不过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要花钱,但是不是花钱就能得奖的,还得有高校的资源、高校的老师、学生,有人帮你做,还得找评委(一些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教授也是大赛中的评委)出主意,找评委也得有劳务费,按照评委的想法来做会好一点,大大小小费用算下来有一二十万,越是名校的学生的家长越有钱,家长舍得花钱。” 花钱最多的是机器人项目,每年都有任务,但学生没有时间做,有的花钱请老师做,有的花钱请工程师做,学生遥控、操作就可以了。现在有的足球机器人比赛,其实就是把机器人往台子上一放,让机器人自己动。 对此,L老师也说出了自己的经历:以前是自己做主,后来学生有想法之后,告诉他们思路、告诉他们去哪找专家,个别学生还能经常参与制作,有的国外的孩子来国内上学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大部分国内的孩子基本见不到人了,但是不帮他们做不行啊,毕竟收钱了。 3、一场场科技盛宴,不过是各取所需? 学校:学生获奖学校也跟着沾光,这些奖项对学校评先进、评示范校等政绩工程很重要。 学生:有些科技竞赛的奖项是被中考、高考自主招生、留学申请学校所认可的,即使没有拿到奖项,对个人经历、见识也会有一定提升。 高校:大学生帮专家(导师)做项目还能挣点外快,何乐不为?专家(一些专家也是大赛中的评委)到处跑一跑、做做演讲也挺“合适”的。 Q&A 鲸媒体:还有哪些与科技相关的项目或比赛,您觉得是不规范的? L老师:还有一些项目叫“XX计划”,是一些省市教委重点资助的项目。一个项目国家可以给这个实验室拨几万块,学生总共去不了几次,去了之后转一转、看一看,让老师、研究生们大概讲讲这个项目进展什么程度,拍几张照片,形成论文然后去参加比赛,关键答辩的时候专家问个三、五分钟,学生把项目介绍明白就成了。所以我们称为‘豪华一日游’。虽然全程没有动手参与项目,但获奖后的署名是学生,那么该项目就成为学生的作品,这是饱受诟病的。 鲸媒体从网上找到几位参加过“XX计划”的学生发表的评论(节选): 学生A:XX计划的成果是我现在申请大学国际班的重要筹码。 学生B:我凭着打辩论“胡搅蛮缠玩逻辑”(笑)的功底和我对项目的理解,给评委印象还不错。所以,各位XX计划学弟学妹们,选最高大上的题目不是最重要的,无论选什么题,自己踏踏实实做,别让教授或研究生给你代工,并真的从里面学到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黑XX计划资金不够,不过看专家的阵容和教委对此事的认真程度,的确是比后备人才更好一些的。 学生C:当然XX计划不是唯一一扇窗户,也不是唯一一个伙伴。在高中三年里有很多途径可以拥有“大部分人没有”的体验,可以结识兴趣相投的小伙伴,可以过得生动有趣,但这些也像XX计划一样并不是明晃晃摆在桌面上的选项,也烦人,也要啃艰深的书、做重复的事情、面对非良性竞争、被质疑耽误考试,等等。不论你选择或放弃了它们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快乐充实才是人间正道。 鲸媒体:国家对公立校的拨款是怎样的一个流程? L老师:公立机构每年都会报项目预算,花样百出 ,有的是校务走一下形式就通过了,拿到经费以后,就好像中了大奖一样欢快。 学校申报个工作室、实验室(教室),国家财政一般拨款数十万到上百万不等,有的报完之后老师都不会在里面上课,工作室架子上摆点模型,学生也来不了几次,处于搁置状态。 第二年,同样的教室换个牌子,再申报下一个工作室。就这样一个教室来回换、来回申报,拼命申请经费,拼命花钱采购。而那些搁置的设备都堆进仓库,等着核销。 只要钱花出去领导就算完成任务了,如果钱花不出去就必须做检讨。具体当时申报的是什么,是不是真正实施了,效果如何,谁会问呢?有的公立校的领导们,手掌握大笔的经费,越是名校,越突出,而一线的教师只是干活的。 所以说有的公立校、公立校外机构真的是比较“功利”,就是为了得奖,领导为了花钱。 鲸媒体:国外有哪些比赛是国内学生热衷参加的? L老师:现在学生们比较热衷参加的是国际四大发明展: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法国巴黎国际发明展。从参赛、评比到结果公布还比较正规。 公立、民办、国际学校的小学、初中、高中都可以参加,报名得找这些发明展的国内代理机构报名,学生要自带作品,有的是大学生帮着做、有的是老师帮着做、家长帮着做或学生自己做,除了实用性、吸引性、先进性等常见评比标准外,还要有创意,设计再巧妙一些。 因为国外的比赛比较重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一起参赛,属于同台竞技,国外的孩子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比咱们强,如果咱们得奖还挺佩服咱们的。 一般申请国外中学、高校比较看重这个奖项,国外中学、高校会有奖学金奖励这些入学的、获奖的学生,那些有意向去国外留学的,家长也愿意给孩子报名参赛。一般差旅费大概3、4万,学生在国外待10来天,去欧洲好几个国家,跟一次国外游学差不多。既降低了家长的成本,也提高了孩子的竞争力、开阔眼界,有的学校领导也可以借此跟着旅游。 鲸媒体:您在帮助学生做这些项目时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 L老师:我自己是校外老师,我发现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校外老师变“懒”了,因为在教学上很多用的是套材,也就是一套盒子,里面有一套小模型,相当于什么都给你配好了,让学生拼装上就好了,厂家给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没什么技术含量,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创新性,做多了只是量变,不是质变,不成系统。这些卖套材的厂家会给老师好处,老师也图省事儿,不愿意自己动手做器件,所以说老师变“懒”了。 但是如果不教套材,纯手工教学,没多少学生来上课,那么领导会觉得学生数不够,到时候给教师评分评不上。毕竟教套材这种简单的东西学生来得多,也迎合家长的口味,套材之后再往上走就是教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机等这些很雷同的东西了。 虽然学校每年都采购,但都有点厌恶了,但是有个好处就是每一采购就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多好啊,这叫有多余的钱做多余的事儿,领导有绝对的权利,毕竟拿了钱自己说了算嘛。 我有几次参加几个创客论坛后就不去了,因为很多论坛、大会全是给这种无人机、机器人厂家站台的,没什么意思。 相对来说,我觉得北京市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基本上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与校内的各种项目申报相比,还算规范。 我对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报积极态度的,它让很多社会资源,比如校外培训机构、公益组织、创客公司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具等。这个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对比一些公立校的实验室里的器械堆满了灰尘,参加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起码能通过活动听到、看到、摸到这些跟科学相关的实验、课程,只是在后期申报、审批、执行等环节缺乏梳理、规范、系统的管理,缺少更有效的平台给他们做支持。所以,今年出现了质疑、举报这种现象。不过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通过监管、评价等会慢慢地朝好的方向发展。 唉,现在,也就边远山区“纯洁”点吧,一二线城市真的不好说。 结语:本文主要内容由业内人士爆料,事实上,各类跟升学、求学挂钩的科技竞赛中,还有许多靠学生个人实力和老师认真辅导完成的项目,不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爱之深恨之切,不公平的、灰暗的地带的存在,让这些比赛丧失了本来应有的意义,如果这些猫腻不消除,最后的赢家恐怕只有人民币了。 欢迎投稿:news@jingmeiti.com 官方网站:http://www.jingmeiti.com/ 官方微信:jmedia360(鲸Media) 责任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